me
rss
收尋
信箱
愛心
字體變大
字體變小
最上層

星期四, 10月 12, 2006

》交感神經

醫學催眠

最近在讀黃奇卿醫師的書'醫學催眠',黃醫師對心理學與催眠研究的很深入,看了前面有了新的啟發。

大腦在人體的應用上,除了控制與運行之外,還有相對性的學習,學習新的事物,學習之後如何變成習慣,大腦的神經會因為接觸新的事物,重新生長出新的腦神經,用來連結對新事物的熟悉,進而達到習慣。

在大腦的潛意識裡,時時刻刻都在被自己或是別人的告訴或是言語所催眠,所以會對某些言語的內容產生直接想像,或是直接認同,等有機會再次聽到或是看到類似的情景,就會直覺式的反應。

最直接的催眠就是"環境",當新生兒降臨時,離開母體直接接觸的就是地球週遭的環境,新生兒的學習非常快速,會對外在的環境產生好奇,進而產生學習,大腦的運動會隨著接觸的事物,生長出許多腦神經,隨著養育的過程,建構出一個完整的大腦運動,所以一個環境所給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,有關於以後人格健全。至於潛意識是甚麼,我認為是一種直接認定下的觀念,譬如到一個環境,如醫院、寺廟、遊樂園等這些鮮明的場所,直覺上就會有一定的態度跟行為。

沒有留言: